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

当前位置: 龙润五金网 >> 电脑刺绣机

真实的中国历史逻辑国强未必家富0回扫变压器

发布时间:2022-07-22 13:42:33

真实的中国历史逻辑:国强未必家富

“有了强的国,才有富的家”……

在亿万吃瓜群众的瞩目之下,在2017年的央视春晚,电影里的大英雄成龙,带领着160位大学生,结合手语深情演唱了歌曲《国家》,据说,打动了亿万海内外观众的心……

亿万观众不包括我,因为我已经不看春晚很多年——即便看了我也不会感动,因为这不还是那套什么“大河有水小河满,大河无水小河干”的节奏么?

有了强的国,就一定有富的家么?

我看不一定,至少中国历史从来不支持这个论断。

秦皇汉武时代,算是历史学家们公认的所谓“强的国”时代了吧?但众所周知的是,这两个时代的民众别说拥有什么“富的家”了,甚至连生存权和生命权都丝毫得不到保障。

我们先来看秦始皇的强国时代。

大家都知道强大的大秦帝国是靠着商鞅变法才脱离了穷国弱国地位,并最终统一六国,但如果你翻看一下《商君书》就明白,秦帝国所谓的“强国”恰恰不是让民众富裕,而是让民众变得贫穷、自私和没有自尊,这被称为“驭民五术”:

1. 壹民:使民众的思想统一,确立君主神圣唯一,民众必须是思想的奴隶;

2. 弱民:民间力量强大则对君王统治构成威胁,民众软弱则畏惧君主、依赖君主;

3. 疲民:使民众疲于劳作、徭役、征战。,无暇他顾,自然不会有别的想法;

4. 辱民:打击民众的自尊和自信,挑唆他们互相争斗,使之终日生活于恐惧中;

5. 贫民:让民众一直保持贫穷状态,为吃、穿、住操心,困于生计,这样就既无心也无力反抗暴政,反而只能祈求君主赏赐和怜悯。

秦始皇深刻领会了这五条法则,规定普通人一生要当1年兵(“正卒”),而且还要驻守边疆1年(“屯戍”),每年还要服劳役1个月(“更卒”),更要把收成的2/3上缴政府……

好不容易削平六国,一统天下,民众该歇歇了吧?

秦始皇才不呢!民众如果休养生息变富裕了怎么办?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的措施怎么执行下去?

所以,始皇帝穷奢极欲的折腾民众:为自己修一个陵墓,用壮丁70万;修长城,又用壮丁50万;攻匈奴,出兵30万;攻百越,出兵50万……连始皇帝死的时候,不仅要兵马俑陪葬,还直接把20多万修墓的役卒全部封在墓里活活陪葬。

这些还都是有历史记载的,没记载的那些修宫殿、修水利、修道路的都还没算呢!

要知道,即使把妇孺老幼都算上,大秦帝国当时的全国人口也不过才2000万。

当时的秦帝国境内,田间地头、只有老人,房前屋后、仅见妇幼——那境况估计和今天成年男子都去城市当农民工了的乡村一样。

在秦王朝短期的统治期,除了连年不断的战争、无休无止的劳役之外,还有不断的旱灾、水灾、蝗灾、匪灾,民众吃不上饭、看不起病、住不起房而饿死、病死的人不计其数,你说老百姓还怎么受得了呢?

在秦王朝所征用的戍边壮丁中,走投无路之下,陈胜吴广发出了“王侯将相、宁有种乎”的怒吼,揭竿为旗、斩木为兵,天下响应,秦王朝就此玩完——想当初,牛逼哄哄的自封为始皇帝,想要万世不朽,结果仅传二世!

显然,秦帝国时期强的国,造就不了什么富的家吧?

再来看看另一个强的国时代——汉武大帝时期。

汉武帝登基前,汉帝国的人民可能正在经历他们有史以来最美好的时代。

秦国的农民要把自己收成的2/3都交给国家,而汉文帝则把田租给改成了一个今天你都想象不到的低税率:1/15(“什五而税一”);文帝、景帝都做出表率,对匈奴人韬光养晦、忍辱负重,对外不用兵、不折腾,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一心一意求发展,对境内各诸侯国则实施财税包干制,交够中央的,留够集体的,剩下的都是自己的——诸侯王们虽然贵为王侯,但人终归还是自私的,“承包责任制”一实施,现在是给自己干了啊,那啥劲头都出来了,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穷到汉朝初年的整个中国,物产慢慢开始富足起来,人口规模也从秦朝末年的1000多万增长到了近5000万人。

在知乎问题“如何评价卫子夫的一生”,有人总结了汉朝早期的发展路径。

现在,汉武帝上台了,一看咱强大了啊,干嘛要给匈奴人装孙子?

咱训练士兵和军队,打他!

可打仗要钱啊,特别是训练当时最先进的骑兵,那是烧钱买卖啊,汉朝不像人家匈奴,是生在马背上的草原民族,养一个骑兵的成本至少是步兵的10倍,钱从哪里来?

钱嘛,民众不是有点小富裕了嘛!是谁让他们这么富裕的?是我们皇帝!有了朝廷恩赐和政策,他们才富裕的,现在,我们要要向强国迈进,“天下费多,财用益曲”,他们不出点血怎么行?法家《商君书》上怎么写的?儒家董仲舒怎么教化他们的?

但是,婊子要当,但牌坊也要立,怎样拔鹅毛还让鹅还不叫唤,这可是一门艺术活儿,用朝廷冠冕堂皇的话来说,就是“民不加赋而国丰饶”……

经过桑弘羊建议,汉武帝决定实施“盐铁专营”。

在自给自足的古代小农社会里,农民不能生产而又必需的物资只有两样,其一是人人都不得不吃的食盐,另外一种是耕种土地不得不用到的铁器,对这两样物资实施政府专营,就像卡住了天下人的脖子,不怕政府挣不到钱。

汉武帝事先发布一道诏书,说商人们对食盐、铁器以及酒类囤积居奇,贱买贵卖,投机倒把,操纵物价,导致人民群众备受盘剥,生活困难,怨声载道。为了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活困难问题,政府决定建立食盐、铁器以及酒类专营公司。

食盐专营,就是由政府招募民间人士,自备资金,由朝廷供给煮盐的工具和粮食,在盐官的监督下将煮成的食盐按规定价格全部售给国家,然后由国家出售给人民——也就是说,食盐生产是公私合营联合生产,国家统购统销。

在铁器上,政府在出产铁矿的地方设立铁官进行生产,而不出铁矿的地方,则设立小铁官负责销售,其生产和销售完全由国家进行控制,100%的国有控股公司。

此外,政府还实行酒榷(酒类专卖店)制,就像现在的烟草专卖局一样(可惜,那个时候烟草还没有流行到大汉朝,不然又多了一个财源)。

盐铁酒实行专卖后,政府财政收入果然飞速增长,面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喜人前景,汉武帝龙心大悦。当时不流行用GDP考核官员政绩,用财政收入考核,桑弘羊干得如此漂亮,汉武帝立即把他提拔为财政部长。

汉武帝的御史大夫张汤提出了一个更“损”的挣钱办法,叫做“算缗”,马上被汉武帝采纳——所谓“算缗”(缗的本意是古代穿铜钱用的绳子,后来代指1000枚一串的铜钱,“算缗”的意思是计算你的财产有多少,据此征税),其实就是强行征税。

不仅征收工商税,而且还征收车船税。根据法令规定,凡是从事工商业的人士,必须把财产的1/10(注意,不是利润的1/10!)上缴中央政府;凡是乘坐马车的人,每一辆马车要出200文钱,运货的则要出400文;5丈以上的船每船出200文……

拔鹅毛拔到后来,汉武帝也不在乎鹅叫唤不叫唤了,他大幅度增加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曾得到减免的“算赋”(成年人的人头税)和“口赋”(未成年人的人头税)。根据当时的儒家大牛董仲舒的说法,表面上1/15的税率,经过汉武帝算赋、口赋及其他杂税的层层盘剥,老百姓1/2以上的收入都被政府搜刮去了!

显然,在专制制度之下,有了强的国,只有穷的家!

吴晓波说过,“古今中外历史上,所有推行高度管制的国家主义的人,都是一群致命的自负者……,先以铁腕手段对付商人及中产阶层,然后又私下作法敲诈,结成权贵资本集团……,在国家主义政策之下,国强易得,民富难求。”

在汉武帝的“强国”治下,《汉书。贡禹传》记载,“武帝征伐四夷,重赋于民,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,故民重困,至于生子辄杀”,而《汉书。食货志》中则提到“税赋既竭,不足以奉战士”。

什么意思呢?汉武帝治下,小孩子刚长到3岁就要开始征收人头税,弄得老百姓生了孩子赶紧摔死,后来税收来源也枯竭了,收上来的钱还不够给士兵支付薪水……

最后的结果是,汉武帝登基之初汉朝有人口约5000万,到汉武帝晚年,按照《汉书》的说法是“户口减半”只有2500万左右;根据《中国人口通史》中现代史学家们的估计,汉武帝晚年汉朝大概有人口3500万——换句话说,汉武帝当政半个世纪,大汉朝人民且不说人口增加了,因为战争、饥饿、叛乱等原因死掉的人数至少也有30%!

可以肯定的是,汉武帝治下强的国,是不可能带来什么富的家。

进入近现代以前漫长的中国历史,有了强的国、才有富的家的例子貌似一个也没有,而类似于秦皇汉武时代这种有了强的国,才有穷的家的例子却比比皆是。除了秦皇汉武时代,后来的隋炀帝时代、忽必烈时代、康乾盛世时代,都是一样的配方,都是熟悉的味道……

如果真的要去追求中国历史的逻辑,强的国和富的家因果反过来——有了富的家,才有强的国,这才是有可能的。比方说秦皇汉武之后的唐朝,算是中国历史上小农经济所能达到的强盛最高峰,但贞观之治的强盛,恰恰在于政治的清明和开放,在于民众的富裕和对朝廷的认可,这才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。

当然,就中国历史来看,有了富的家,也不一定就有强的国,比方唐朝之后的宋朝,就是个特别富裕的朝代,但貌似称不上什么强的国——要从富的家变成强的国,还需要政府的包容开放、政治的简洁清明和对外的胸怀世界。

放眼海外,近现代几乎所有国家富民和强国基本上都是一体的,但各国强大的基础却首先是行政清明、民众富裕而非强国,荷英美德法等国兴盛起来的路子,莫不如此。

非要在近现代社会找出建立在《商君书》基础上的强国例子,大概只有我们北边的那个蛮熊邻居、东边的那个膏药邻居以及今天东北边的那个小强邻居——可惜,大家应该知道前两个邻居的下场以及小强邻居的未来……

上一篇:去年地方GDP总量超全国2.7万亿下一篇:山西国企欠薪54.6亿 拖欠社保118亿

木材拉力试验机厂家

伺服动静刚度试验机

气弹簧拉伸性能试验机厂家

弹簧扭力试验机厂家

索具抗拉测试机

友情链接